ivr


所謂三世因果,前因後果,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,種善因得善果,種惡因食惡果,這就是佛陀教導我們的因果論,而因果論主要還要在於教導大家,諸惡莫作、諸善奉行,因為佛陀舉了很多自身的例子來說明,當時佛陀的很多弟子看到很多現象覺得疑惑,會請教佛陀是什麼因緣導致這樣,這時候,佛陀就開始講了,那是因為某人在某世做了什麼事,導致於今天受到此報,所以大家要好好警惕,諸惡莫作,不是不報,真的是時候未到,這世不報,一定有某一世會報。所有人想要超凡入聖,想要成仙成佛,一定要先把累世的因果報應先償還後,不再造新業,才可能有所成就。


 



佛陀舉了很多例子,其中有個很有名就是"目蓮救母"的目蓮尊者,也是世上"盂蘭盆會"的由來,試想看看當初"神通第一"的目蓮尊者,尚且不能救母,需要藉由供養僧眾,功德無量,憑此慈悲心,方能解救自己的母親。而且之後在佛陀涅槃前,目蓮尊者遭外道殺害,眾弟子也是請問佛陀,佛陀也只能回答說:"這是目蓮尊者業力現前不得不報",也是因為目蓮尊者在累世輪迴中做過了什麼事,所以在這世當受此報。


  


綜觀佛教因果論,並不像現在有在辦事的靈修者一樣,是可以化解因果關係的佛教的因果是必須受報的,所以當遇到問題發生時,佛教並沒有任何法門可以幫助的,是想看神通第一的目蓮尊者,都不能自救了,更何況是其他僧眾,怎麼可能有能力幫助眾生了結因果呢?所以佛教徒的做法就簡單多了,念經迴向,一直都是這樣,有問題就是念經迴向,以不變應萬變,還是沒辦法解決時,就說是當事者福報不夠,需要布施,需要供養眾僧,供養眾僧功德無量,這樣問題才可以解決了。


 






事實上,如果只能觀因果而不能解決因果的話,那我們也不需要因果論了,因為什麼都改變不了,過去發生過的事,不能改變,而未來該發生的果報,又一定會發生,那佛陀真不應該告訴大家有因果這東西,因為只會增加眾生的困擾而已,對於眾生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

 


而且具宿命通者,有的只能觀一世,或有三世、五世、乃至於七世,"唯有佛與佛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的全部因果",如果某事是發生在七世之前,那具宿命通者也是無法得知的。


 



那眾多靈修的師兄姐,其中有在處事有在觀因果者,又是怎麼回事呢?功力好的三、五世,功力不好的一世也看不清,而且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,所以如果有興趣全台走透透者,可能問到的答案都不一樣,說不定找到同一個靈修者,也會得到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答案呢?因為這些都沒辦法應證,就連靈修者相互之間也沒辦法應證因為"唯有佛與佛才能夠全部知道",所有靈修者都只能看到某部分,所以一般靈修者很少會主動去看因果,因為不能全盤了解,而且沒看到的部分,說不定才是真正有影響的部分,所以說主動去幫人家看因果是沒有意義的。


  


因為假設說有靈修者看到某人在某世殺了人,問題是這個被殺的人根本就還不知道要討債,或是根本不想討了,靈修者可不可能去找到這個被殺的人出來化解呢?


 


所以靈修者通常都是等到人家上門了,才有可能去做和解的動作,如果人家都還沒拿令旗出來討債,或是所謂因果病還沒發生之前,主動去調因果有什麼意義呢?


 






當問題出現後,也知道前因後果了,這時候就可以做補救的動作了,這部分就是佛教比較少提到的部分,反而靈修與道教著墨較多,因為大家都要生活,不可能修道之人就不用吃飯,所以通常都會收點費用,這就讓有心之人可以利用來詐財了,甚至於受人供養的僧眾們也出來攪局,明明沒有法門可以幫助人家,明明就是作無事僧,天天有人供養,還批評有能力幫助別人者,收點微薄的生活費,批評這些都是邪魔外道的手法。


 



而一般因果都是怎麼處理的呢?能和解的和解,不能和解的只能讓他發生。小事情就花點小錢布施,花點時間念經迴向,大事情就只能像佛陀教目蓮尊者的,辦盛大的法會迴向,而且還要有地藏王菩薩作主說可以辦才算,而不是想辦就辦,有錢就可以辦,也不是年年辦"盂蘭盆會"就有效,如果是這樣,那有錢人都不用擔心因果了,用錢就可以解決了。


  




所以先要有懺悔心,先向地藏王菩薩懺悔,請地藏王菩薩作主,說自己累世發生過的事,自己也不知道,今天終於知道了,也有心來做個了結,願意布施、念經、辦法會超渡,等地藏王菩薩同意之後才能去做這些動作,也才有效,而且這些事也不是地藏王菩薩自己說好就可以了,地藏王菩薩也不能阻擋因果,他只能跟對方協調,如果對方不同意,那地藏王菩薩也不能答應你,這時候就是該讓因果發生的時候了,所以說不是找到地藏王菩薩就萬事解決了,沒有那麼簡單的事,一切還是自己要先懺悔反省,地藏王菩薩才有可能幫幫你協調看看,之後的動作才可能有效。


 


其他如東嶽大帝、馬國公、包青天、城隍爺等神明的業務也與個人因果有很大的關係,在傳統的看法裡,也可以去這些廟宇請求神明幫忙,能不能有效則要看個人因緣福報而定,這也是另一種方式。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隨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