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靈修中有個方便法門,我們姑且稱為自在法門,因為他的修行方式還蠻自在的,沒有任何的儀軌,也不用開宮、開壇,也不需要安神尊早晚拜拜,更不用念經、持咒,也不會去追求感應、神通等等。當然自己要念經、持咒也可以,自己可以找屬於自己的功課做。自在法門有的也只是靈修該有的修煉方式,啟靈、靈語、開文、靈動、接駕、靜坐而已,如果連這些也沒有的話,那也就不叫靈修了。
靈修的自在法門是不是代表著,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,好好地過自己的生活,沒有在打坐,念經就是自在法門呢?當然不是那樣。
舉例說明好了,很多是不識字農夫,一輩子為了三餐努力耕種,也只能夠養活一家人,其他更好的生活就不用想了,也沒有任何慾望了,反正也沒辦法實現。一輩子勞作,沒有過多的慾望,也沒有任何不好的生活習慣,不抽菸、不喝酒,所以大多可以活到九十、一百歲的,每天沒事坐在哪裡泡茶聊天,然後撿撿資源回收賺點零用錢。現在這裡的農地也大多變更成住宅用地了,但是他們大多直接傳給子孫沒有留下來自己享受,自己一輩子沒有什麼享受生活的樂趣過。除了沒有在念經、持咒、打坐外,長壽、少慾、無為、諸惡不做,那算不算修行呢?他們能不能解脫生死、能不能超凡入聖呢?能不能走上成佛之路呢?算不算自在法門呢?
自在法門其重點在於更深刻實際的體悟上,而非著重於表面的肢體語言上。在修行上要走的自在,至少在修行方面有一定的掌握,而非如浮萍找不到根,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修行的根基,也不知道接下來該往何去,如是這樣,想要自在也難。
自在法門的另一個意涵是,不需要在旁枝末節上自我困擾,譬如說吃素好了,發願吃全素那當然是好事,但如果因故吃到了葷食,也不需要發愁說:【這下破戒了,多年的修行都沒了】,那是小說的用法,現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嚴重吧。
又譬如說,有人發願每天早晚各要持經一遍,某日因故無法趕回家持經,心裡不由懊惱說:【該怎麼辦,今天的功課沒有作,這下糟了】,修行有那麼嚴苛嗎?
更有人自我要求說,每天至少要打坐一個時辰,某日因病沒辦法坐,又開始煩惱說:【這下該怎麼辦,今天打坐沒有坐,不知道明天補做回來行不行呢?】
也有人會煩惱今天要出遠門,晚上可能來不及回來跟神明與祖先請安上香敬茶,可能從此不出遠門,除非找到人幫他做這些事情。
依此類推,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很多事情在無形中困惱著我們,而我們不自知罷了。
靈修也是如此,很多靈修者會在有意無意間,自我設限、自我煩惱而不自知,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執著一些旁枝末節、無關緊要的事物上,該不該燒紙錢、該不該打坐、該不該會靈、該不該安奉神尊、該不該持經、持經可不可以出聲、可不可點沉香等,太多類似的問題困擾著眾多靈修者。
這些都重要也都不重要,端看自己怎麼看,因為眾多靈修者中,都有人這樣做,也沒有比較好,當然也沒有比較不好,那何不自在一點,走好自己好走的靈修之路既可,何必在意那麼多別人的看法呢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