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。


 


社會上存在著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,有人精通多項領域,有人精通一、二項,也有很多人一項專長也沒有。但是全知的全才卻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。


 


就像人生的導師,可以指導我們很多生活的智慧,但卻不一定可以教我們開飛機,或是解決科學上的難題。各宗教裡的祖師爺可以解答我們對於該宗教的疑惑,而卻不一定能回答其它宗教的問題。這是必然的。


 



隨著網路的發明,在網路的好處是,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,而沒有身分上的顧慮,除非在文章中有屬名這是誰寫的,別人才有可能會先入為主認為是誰寫的就是好或是不好,不然網路上的文章內容就代表著一切,不會因為作者而有加、減分的作用。當然也會有人因為精湛的言論,贏得眾人的尊重,自然會對於該作者的文章有加分的作用。


 


也就是說在網路上的文章反而比較有機會得到更平實的評價,只要寫的好,自然會有人知道。而不會因為文章的作者是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,而被忽略甚至於不屑一顧。


 


網路上除了很多人會發表文章外,也有很多人會在網路上發問並且尋求解答,譬如說像是"奇摩的知識+"就是如此,在那裡可以看到很多熱心的專業人士在幫忙回答網友的問題,而其他網友也可以幫忙選擇自己認為最佳的解答。


  


但在這裡面有個很有趣的現像,有一種人可以稱為"宗教熱心者",他們也很常回答別人的疑惑,但大多不是就問題本身來回答,而是用他所修行的法門來回答這問題,如果是正面的觸類旁通那也很好,但可以看到的大多是負面的批評,好像發問者在問一個很笨、很無聊的問題似的。


 







所以大家會常看到,很多佛偈在網路上流傳,這也是因為佛理說的太好了,也很方便引用,所以當有人在問有關於道教的問題,或是民間習俗時,都可以看到來自於佛教徒的建言,甚至於還是很嚴厲的評論。


 


像是有人在問靜坐時有看到什麼景像,就會有好事佛教徒跳出來回答說,"凡所有相皆是虛妄"、"要如如不動"、"不要執著"、"要放下"等等。一點機會也不留給其他有相關經驗,或是其他法門來解說。一切以佛教為尊。


 



而這算是不請自來的問盲於道,因為他們沒有相關的回應,卻又喜歡用自己的認知來否定別人的問題。而在網路上是普遍存在這種問盲於道的行為。這句話指的不是發問的人,而是那些用自己偏見來回應別人疑問的人,明明自己對於相關的問題不知道,偏偏又喜歡告訴別人該怎麼辦。


  


而"問盲於道"另一方面要說的是,很多靈修者,受別人諮詢解惑者,也該捫心自問,自己有沒有這行為,因為靈修者都該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,並不是任何事情都有能力解決,但上門諮詢者並不是這樣認為,當他們把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時,你就是萬能的天神,是他們的救星,也就是說他們會把很高的期望寄託在你們身上,這時候要坦言自己能力有限是很困難的。也就是說,眾多靈修者有沒有在有意無意間,把明明是自己不會的能力,不曉得的技能,卻也說的很像一回事呢?這在其他們明眼人的眼裡,就是問盲於道的行為,指的不是發問者,而是回答者。


 







而這種以盲引盲的行為,是我們修道人的大忌,尤其是正在帶領傳授眾人的師兄姐,是不是有正確的知見,是不是所傳授的法門都經得起驗證,是不是可以教導他們有一樣的功力,更重要的是,能不能經得起別人的檢驗。總不能閉門造車,自己玩得很高興,卻走不出家門一步吧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隨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