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vr


"人間佛教",這個近代才有的名詞,當然會產生這個名詞有其時代背景,因為有法師在"增壹阿含經"中看到「諸佛皆出人間,終不在天上成佛也」,也看到包含當時佛教的一些弊病,當然這些弊病現在的佛教界還是看的到,講經、說法者少,誦經、禮懺者多,所以現在還是一樣,很多人是去寺院裡做禮懺的,很少寺院是專門為大眾講經、說法。為了改變這種情形,所以有法師大力推廣人間佛教,大眾在人間都是修行。


 



因為法師天資聰穎,學富五車,在產生這些疑問後,又拜讀了國內外學者,對於佛學傳承的研究,而這些學者是從哲學、歷史中去辦別經典的真偽,而不是真正的證量及佛理上去辯證,這也是原始佛教常常批判大乘經典是偽經的根據,因為阿含諸經出現的年代最早,而諸大乘經典集結的時代相對的晚,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這些經典是後人偽作的。這時候問題來了,這些大乘經典遠較於阿含諸經,義理精深,如果後人能寫出比佛陀所說之法還要博大精深,義理通順,包含一切世間出世間智,那佛陀不應稱佛,寫下這些大乘經典者才有資格稱佛。


  


因為法師輩份高,著作等身,所以他的"人間佛教"被受佛教界重視及肯定,"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"這點也沒錯,但是佛陀開示有十法界,幾乎有一半的佛經是在天上界對諸菩薩、阿羅漢講的,這下好了,所謂"人間佛教"把這些都捨棄了,變成行住坐臥都是在修,好好的生活就是在修,每個人盡到自己的本分就是在修,上班的時候上班,休閒的時候休閒,這就是人間佛教。


 






現代的佛教就是這樣了,看不到精深的佛理,看不到整個法界的實相,整個佛教界的視野都僅侷限在"人間",所以佛陀涅槃後,已不在人間,所以世間沒有佛的存在了,只有滿街活佛到處跑,因為諸大菩薩,萬應化千,但是沒有經由轉世投胎成人長大的過程,所以人間也沒有諸菩薩駐世渡眾,反正無色界的諸佛菩薩只要沒有色身存在於人世間,那他們就是佛經裡的故事人物而已。


 


至此,人間佛教已把佛陀完整的教導摧毀殆盡了,"人間佛教"把佛陀離家棄子苦修成佛的苦心都糟蹋了,很多人都因為人間佛教的推廣,變成只要好好的生活就是修行,就可以解脫,離苦得樂了,偏偏這些就是佛陀當初要出家修行的主因,世人沉迷於世間的愛恨情仇中,無法解脫導致累世生死輪迴。所以才要找到我們本來的自我,我們的真如,我們的本靈,不要再沉淪累世輪迴中了,這些都需要無數劫的修行才能,可是人間佛教又把人們拉回到佛陀出生前的狀況了,佛陀之前,每人都是在過自己的生活,也只能過自己的生活而不知道修行,一直到佛陀問世把整個法界的實相,以及解脫生死,超凡入聖的方法都傳承下來之後,人世間才有真正的修行,這真是末法時期,整個人類又要回到佛陀問世前的情況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隨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