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宙是一股能量,這股能量佈滿整個宇宙而無所不在,也可以說宇宙萬物都是由這股能量所形成的,這就像道德經混成章第二十五所言: 「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。故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居其一焉!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。


 



而這能量本身並沒有好壞善惡之分,而是會隨著人的心念而改變,就像是物以類聚或是吸引力法則一樣,當好的念頭出現時,該能量將會產生有益於我們影響,而當不好的念頭出現時,相對地該能量就會產生對我們不好的影響。


  


雖然我們說這能量沒有善惡好壞之分,但古人先賢都為我們說過關於這能量好的部份。就像孟子曰:「吾善養吾浩然之氣。」而什麼是浩然之氣呢?這點也可以參考文天祥的正氣歌:「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。下則為河嶽,上則為日星。於人曰浩然,沛乎塞蒼冥。皇路當清夷,含和吐明庭。時窮節乃見,一一垂丹青。」當然這文章不是要大家把自己的名字"一一垂丹青"。


 







就這股能量而言,當一個靈修者,表現在外的言行舉止都是樂觀、積極、進取的正面態度時,這股能量也會幫助我們心靈的淨化與成長,而這改變也會繼續使我們的言行舉止更加正面,直到所有負面的言行舉止,甚至於想法、念頭都不存在為止。這些樂觀、積極、進取的態度與這股能量會相輔相成,幫助我們成長,這才是我們想要的。


 



但是當一個靈修者的言行舉止不時會出現負面的情緒表達,而與其共修的靈修者之間也是如此時,把負面的言行舉止表露在外,這股能量也會影響大家,使得這股負面的情緒慢慢地成長、茁壯,然後大家的言行舉止中,正面的言語越來越少出現,負面的能量慢慢佔領我們的心念,開始人生觀會越來越悲觀、消極甚至於暴戾之氣也開始產生了,會不知不覺中,常常脫口而出,修行怎麼那麼苦啊,人生怎麼那麼多磨難等等。甚至於更不好的舉止會出現,這些都是靈修者該自我警惕與避免的。



 


儘管內心的世界只有自己知道,但在有意無意間,也會表現在我們外在的言行舉止上,也是很好好自我判別的方法之一,時時自我警覺,是越來越平靜,還是越來越暴戾,是不是想法越來越正面、積極呢?還是越來越悲觀呢?


 


這也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得出來,一個人是不是過得很愉快,還是可以從我們的面貌看出一點端倪,看起來是慈眉善目呢?還是愁眉苦臉呢?是騙不了人的。


  



大道永遠跟我們在一起,始終不曾放棄過任何一個人,而每個人能得到大道的幫助都一樣,重點在於大家願不願意去得到大道的幫助,而樂觀、積極、進取的人生態度是我們可以更接近大道的方法之一,也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自我修煉的。


 


而很多靈修者都會有個疑惑的時期,尤其是初期的靈修者更是如此,這時樂觀、積極、進取的生活態度就是很重要的法門,而這法門不只是對於初學者,也是所有靈修者該有的人生態度,也是自我檢驗的法則。


 


修行的目地就在於如何離苦得樂。雖然修行的法門千萬種,但應該都是越修越快樂,而不是越修越痛苦才是。而痛苦的感覺完全來自於自己的意識當中,事實上所有感覺都是如此,所有的喜、怒、哀、樂都是可以控制、轉化的。


 


而且每個人對於苦的感受都不一樣,同樣一件事發生不同人的身上,有些人會覺得很快樂,有些人卻會覺得很苦,所以這些苦、樂都不是絕對的事實存在,而是虛幻的感受。而樂觀、積極、進取的人生態度簡單說就是"笑笑看人生",每天保持樂觀的心念,人生與修行的路自然也會走得很順遂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隨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