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vr



在"修行的本質"裡提到,修行在於自我,而非與他們的對應之上,也就是說,如果修行得法,自己閉關而不與任何人接觸,依然會有成就。


 


但現代人很少人這樣修,即使有,我們也不知道。現代修行者大多需要與人接觸互相交流,即使不是刻意與人交流,在生活上難免會遇到事情,而這時候最容易看出一個修行者的心性。所以才有蘇東坡的八風吹不動,然後就被佛印一屁給轟過江的故事,這說明了定性的重要,也說明了,其實很多修行者都是說說而已,經不起真正的考驗。


 


但修行的本質也不在於定性,當然也不在於八風吹不動,先來看看以下這段話:【他永遠都表現得很有自制力,永遠以局外人、沒有熱情的觀點來解釋他的感覺。他完全沒有任何受苦的感覺,也沒有壓抑內心翻攪或抑制內在感情共鳴的表現。他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供壓抑。】


 


不知道大家覺得這定性如何,不要說八風吹不動,任何大風大浪、任何考驗、任何境界對他而言都是一樣,完全沒有意義,他更不會對這些起任何反應,這樣的修行境界,不知道大家覺得高不高呢?


 


可惜的是,以上那段話不是在形容修行者的,而是一位精神學家對因腦瘤而切除額葉某處的病患所做的評估,這位病患因為手術而成為沒有感情的人。(以上內容出自於"大腦的秘密檔案"P126,請自行參閱)。


 


因此,我們需知道情緒不是修行的本質,定性當然也不是,那是都是大腦的功能,如果我們是追求這樣的目的,那動個簡單的腦部手術即可,而不需要勉強自己修行。


 


這也是修行的第二個本質,修行在於自我,但也非在於大腦,修行與大腦無關,更與大腦運作後的結果無關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隨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